「在家中可以進行什麼親子活動或遊戲?」
「可以如何處理及安排孩子在家的時間表呢?」
「孩子在家經常發脾氣,可以如何處理?」
Symons, Peterson, Slaughter, Roche & Doyle (2005)指出父母與孩子進行故事共讀時,親子間的談話會涉及日常生活中的事情,讓孩子能獲得了更多的學習、討論、溝通及對故事情節理解之建構活動,父母與孩子可更能了解到故事主角人物心智狀態的闡述,能促進幼兒的情緒理解能力。
表達藝術也是一種溝通工具,孩子能從過程中表達內心想法及感受。Knill(1978)及Knill,Barba, & Fuchs (1995) 指出藝術表達屬獨特的個人表達呈現,能聯繫自我的想像力發表達能力。
親子共讀故事及表達藝術能在親子說演繪本故事的互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家時,家長可與孩子多使用繪本進行學習活動,如:畫畫、戲劇角色扮演及圖工活動等,亦可鼓勵孩子對故事的想像及聯想投放在表達藝術活動中。
在家活動溫馨提示:
建議採用生活常見的材料作藝術物料,例如:膠杯、紙巾或綿花棒等等。家長發孩子在互動中可提高親子的溝通,增加親子的合作,提高親密度及信任。
透過親子藝術創作,可選擇不同藝術媒介(Art form)及選取物料(Media),例如: 繪畫,塗顏色或製作立體圖工,在過程中能促進幼兒的情感表達及提升自我覺察,把情緒帶出。
透過戲劇藝術創作,讓孩子投入角色,以非言語表達自己的觀點及感受,打破語言的界限,家長可深入了解幼兒的心境,運用比詞語更直接的媒介—表達思想及情感,提高表達情感及提高自我意識,促進個人成長。
參考文獻 / 延伸閱讀:
Knill, P. (1978). Ausdruckstherapie. Lilienthal, Germany: ERES.
Knill, P., Barba, H., & Fuchs, M. (1995). Minstrels of the soul: Intermodal expressive therapy. Toronto: Palmerson Press.
Symons, D. K., Peterson, C. C., Slaughter, V., Roche, J., & Doyle, E. (2005). Theory of mind and mental state discourse during book reading and story-telling tasks.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3, 81-102.
關於作者
Ms. H. Yau
Inbridge Curriculum & Academic Association 首席顧問
「Act & Tell Integrated Storytelling Approach」執行及培訓課程創辦人
大專幼兒教育、課程設計及教育學講師
家長教育專家、親子及兒童表達藝術教育工作者
Comments